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广大师生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营造全院关注、挖掘、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10月25日,学院在厚德楼前广场举办首届非遗手工大赛。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邱明科,党委委员、副院长安尼瓦尔·阿不都热合曼及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张军华出席活动,在校师生分批次进行了观摩和体验。本次活动由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主办,机电工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红色领航辅导员工作室、裳歌行汉服社、豫堂书院联合承办。
副书记邱明科致辞,他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凝结和传递着一个民族和地域的历史记忆、共同情感和经验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活动将非遗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指示的阿职院践行之举,也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的积极举措,更有利于帮助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感知民族精神血脉、感悟非遗工匠精神的一次文化熏陶。
活动中,师生现场观摩和体验了包括书法、篆刻、剪纸、掐丝珐琅、手工缠花簪子、刺绣等14个非遗手工项目。观看比赛的护理22304班学生简珍珠说:“这次活动不仅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认识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易、创新犹难、任重而道远,自己将身体力行,保护、发扬下去”。
近年来,学院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推动非遗进校园常态化,让非遗从“进校园”转化成“在校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着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育人环境。